|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千年郎溪

千年郎溪

关键词:千年郎溪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宣传部
  • 电 话:0563-7016572
  • 网 址:http://www.zglx.gov.cn
  • 感谢 lcz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65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郎溪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318国道、214省道、宣杭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这里丘陵此起彼伏,河湖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是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
  走进郎溪县的历史,我们就知道早在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就在此设置建平县。因与热河省建平县(今属辽宁省朝阳市)同名,1914年取县境内主要河流名改为郎溪县。据《桐川志》载:“建平县前有郎溪,以居民郎姓得名。其地为郎埠镇。”可见这个县城的建制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郎溪与江苏、浙江山水相连。古时,县北部有两条官道分别与江苏江宁府、常州府相接。郎溪在历史上曾经“春秋属吴,及越灭吴因属越,战国属楚”,因此春秋至战国初的文化面貌有“吴越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楚文化的内涵。古代时郎溪“民喜迎神赛会,大约吴楚之风,今犹昔也”。由此可见,这里属于典型的吴文化区域。如今在郎溪县西北部分布广泛的古老“土墩墓”墓葬,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以土墩墓为代表的文化就是吴文化。  
  从芜湖经宣城,一路高速过去,到郎溪也不过两小时。随便走走,你就会发现这里有明代城墙、新石器欧墩遗址、侯村祠堂、岳飞抗金遗址、白茅岭山麓点将台、哨马塌、营盘山和城南的跑马岗等历史遗迹。这里还有明清天泉庵、独山砖塔、乌龟包新石器文化遗址、石佛山、龙须湖、高井庙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在郎溪境内,最让人不能释怀的是那八万多庙茶园。郎溪是中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之一,全国平均每10斤茶叶就有1斤产自于郎溪,1996年,郎溪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在郎溪县十字镇,举目一望,无际的茶海,郁郁葱葱、高低起伏,十分壮观、美丽;与茶园相连的是碧波荡漾的湖水,水天一色的景色陪衬着青山绿茶,在晚霞的照射下,宛如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历史名茶“瑞草魁”就产自于郎溪姚村乡鸦山,品质优异,是具有千年以上悠久历史的古代名茶。早在唐代,茶人就将它制成贡品。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对瑞草魁倍加赞赏,诗曰:“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史,修贡亦仙才。”可见瑞草魁在那个年代就闻名遐迩了。 
  在郎溪,泡上一杯瑞草魁,行走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彼此起伏的茶园,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光,沁人肺腑的茶香加上那些美丽动人的遥远传说让人觉得精神抖擞,更加赞叹这块茶乡福地无不透露出这江南水乡的物华天宝和灵杰之气。  
  到郎溪,不能不去天子湖景区。“一佛撑云石抱寺,两湖襟月水环山”。这里山势峻峭、竹木葱茂,是以石佛山和天子湖为中心,以宗教文化、湖光山色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天子湖两万亩湖面半岛众多、水鸟成群。湖畔的天子包、天子门、古栈道、状元凹、晒经台、鬼门关、螃蟹岭等各有典故。这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构成奇、险、怪、趣的奇观。区内慧明禅寺在皖东南知名度很高,地藏殿、盘龙寺、大悲楼、祖师殿等寺庙气势恢宏。  
  高井庙森林公园距县城10公里,因有一古井和古庙而得名。古井水质清冽、水位高、天旱不退,为当地一大奇观;古庙3间,建于康熙年间,1972年拆除,现存的是遗址。景区内树高林密、遮天蔽日、千姿百态。林场最高处有一重阳木,高16.5米,形如巨大蘑菇。晴朗天气,十余里外可见,实属珍稀树木。园内树木品种多样、环境优美,为白鹭、扬子鳄等珍稀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场所。如今的高井庙森林公园不仅发挥着公园生态公益林的效能,也是人们节假日休闲、旅游、娱乐的天然理想场所。  
  “风回云断雨初晴,反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律《南湖春早》。南湖即南漪湖,主要面积在郎溪县境内,是皖南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湖内“九嘴十三湾,港汊似蛛网”;湖湾处湖连着田,田涵着湖,还有大片被保护起来的沼泽地。湖滨浅滩遍生芦荻,自然饵料丰富,吸引天鹅常来觅食,群雁飞落聚栖,于是便有了“南湖落雁”奇观。古人咏此景道:“字写遥天不乱涂,如何萧萧集南湖?时人漫说湖中景,书递麻姑有雁奴。”湖中浮游植物达39属53种、水生植物23科38种、鱼类共计15科62种,大雁、天鹅及各种水鸟等野禽资源也颇为丰富。最常见的是银鱼、河蟹、青虾、鳙鱼、草鱼、甲鱼、莲藕、菱角等。银鱼是这里的特产,长不盈寸,纤细柔软,玉白透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河蟹放养于湖内,肉味纯正鲜美。这里的银鱼、螃蟹享誉国内外,并被国家列为河蟹出口基地。  
  龙须湖风景区位于郎溪县城关东北部5公里,是一座具防洪、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中型水库。龙须湖风景区是以龙须湖水库为中心、四周丘陵环绕的景区。远看景区,烟波浩渺的龙须湖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蜿蜒起伏的峻岭之中。近看景区,湖边亭台楼阁让人感受分外惬意,特别是湖水荡漾的浪花、湖面吹起的清风,更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上善若水,有了水的滋润与灵气,郎溪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翻开史料,我们便会发现,郎溪境内的一些古风遗俗、民间文娱活动就像活化石一样历经千百年而不衰,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得到发扬光大,传载千年的文化得到多元地兼容,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遗产,成为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清康熙《建平县志》载:“建平为文献之地,介于吴越,自泰伯肇造以来,遗风不泯,故俗无奢靡之习,其民朴而力田,其士敏而好学”。  
  郎溪的“跳五猖”源于古代的民间祭祀神舞,集仪式与娱乐于一体,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被誉为民间舞蹈“活化石”。“五猖”是安徽广德祠山神殿下的护神诸将,是当初跟随祠山爷张渤劈山治水修渠的五员大将和战神。“祠山神”是西汉时的张渤,因其先世佐禹治水有功,从而被托为禹后的第一水神,被派往江南皖浙边境镇守治水。张渤欲浚引长兴之水,通达广德、太湖,后因种种原因工未告竣而劳乏升天于广德。后人感其功德恩惠,将其逐渐英雄化乃至神化,为之造庙塑像,对其祭祀膜拜,并在每年二月初八至十二日前后,用舞蹈的形式来庆贺祭祀张渤的生辰和功德,祈求消灾得福。  
  据《清人笔记》载:朱元璋征陈友谅,梦阵亡士卒请求抚恤,乃命江南百姓家造“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而受供。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反元,在广德遭遇元军,幸躲在祠山殿内逃过劫难;朱元璋更是对祠山神信奉崇敬,拨银两对祠山殿进行修葺,还欣然在横山题字“天下英灵第一山”,并作《幸横山》:“巍巍高耸碧云间,上有禅僧悟透关。礼斗台前真胜景,快吾登眺得江山”。他在南京登基称帝后,追封张渤为“广德灵佑崇德祠山大帝”,并诏布江南遍造祠山庙。  
  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会》描述。五猖神是取“五方”、“五行”、“五色”之意,诸神中又配以“判官神”、“土地神”、“道士神”、“和尚神”。前者五猖称为“正神”,后四神称“副神”。五猖神形象分别是:东方神青脸、南方神红脸、西方神白脸、北方神黑脸、中央神黄脸,全是木雕面具,戴盔披甲,头插雉尾,背插威武旗,双手执长刀。4个副神的形象是:土地、判官的面具及其装束与戏剧形象相同。判官手脚戴着铜铃,双手拿两束纸码,土地一手执拐杖,一手拿拂尘。和尚、道士面具是整个套戴,和尚青光头、笑容露齿、憨态可爱、宽服大袖、颈挂佛珠、手拿大白纸褶扇;道士头挽束发,身披道袍,一手执念珠,一手执拂尘。  
  “跳五猖”一般在广场进行,中设香案,供奉祠山神牌位,9张大方桌子圆形排开,诸神从桌上下地站成圆圈,出场先后顺序是:道士、土地、和尚、判官,以板鼓、大小锣鼓、小马锣等6种乐器伴奏,间或有长喇叭。然后是五猖神,东、南、西、北、中依次登场。整个神舞分朝礼、邀请、对舞、独舞诸节,只有唢呐吹奏。“跳五猖”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形象地运用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上,蕴含深厚的古代文化内涵;“跳五猖”是巫、傩、道、释多元思想的表达,是汉民族古代民间信仰仪式中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郎溪梅渚民间神舞“跳五猖”,2007年被列入安徽省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舞”又称“跑云灯”,是郎溪县民间舞蹈中的稀有艺术品种,起源于清代。云舞最初是借用“龙灯”、“马灯”中的跑灯形式,玩灯者都是男性,人数不限,双手执“云朵”道具,鱼贯登场,来回穿花于龙灯每节之前,象征着神龙驾驭彩云给地方带来丰收和太平,舞蹈比较单一。后经玩灯艺人不断加工改进,成为独立的民间歌舞艺术。  
  云舞登场表演共15人,其中跑云者10人,男女各半,各执两朵彩云。男的扎白头巾、白色短褂、白灯笼裤,代表白云。女的穿彩衣、彩裤,代表彩色云朵。另有5名少女,衣着与跑云舞女相同,手捧花篮,篮内插五谷,象征着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云舞的舞姿优美,飘飘荡荡,来往穿梭,忽而如彩霞荡天,忽而如祥云朵朵。捧花篮的少女穿插其中,犹如天女散花。最后以云朵摆字,一声锣响,3秒钟之内摆成一个字,然后再散开退后;再一声锣响,又摆一字。分别是“天下太平”、“计划生育好”等字样。云舞边舞边唱,曲调有“云调”、“五更调”等,有唢呐、笛子、二胡等民乐伴奏。  
  郎溪定埠小马灯的由来尚无史料可考。民间传说,1129年,金兀南侵,占领了南京,又途经建平(今郎溪)攻广德,沿途烧杀抢掠。抗金英雄岳飞率军在郎广交界的白茅岭屯营扎寨,阻击金军,打败兀,当年岳飞抗金点将的石台,牛皋屯兵的哨马蹋、放马场等遗迹,至今依稀可辨。后人为了纪念岳飞抗金的历史功绩,才取“马”兴灯,并将岳飞、牛皋等历史人物搬上灯场,让后人颂扬。但据灯班老艺人回忆,胥河两岸小马灯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定埠的小马灯在胥河沿岸历久不衰,她的习俗、表演形式,为其伴奏的锣鼓、曲牌浓郁着吴越文化的乡土特色。除对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外,因表演者全是10岁孩童跑马玩灯而得名,它的最大特点是“小”——人小、马小、道具小,讨人喜爱,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每年新春,定埠小马灯所到之处,游人如潮。  
  在郎溪,如果你说你是来挖掘民间文化遗产的,那么就会有人和你说起很多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形式,打蛮船、推旱车、拉犟驴子、马灯戏、十二番锣鼓、皖南花鼓戏、锡剧……让你沉醉不知归途。  
  郎溪,江南的一个县城。当它在历史中醒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一排排杨柳在阳光里,随风吹拂,轻轻晃动着,遮住了一些行人匆忙的脚步。郎溪用它的沉默,呈现出了鲜花与绿色,味道飘荡到低矮的屋檐下面,飘过匆匆来者的嗅觉。尘埃覆盖了历史,记忆却从每一天开始,刻进人们的额头。行者看到青山绿水,品茗禅一韵,便知道,那些永不陈旧的舞蹈和音律使得山水江南的小城生活依旧一成不变。  
  夕阳西下,我在车水马龙中的省城穿梭,心里荡漾着瑞草魁的茶香,金丝蜜枣、姚村闷酱、雁鹅、银鱼、青虾的滋味……小城弥漫着米饭、蔬菜、茶水的气息,它们时时进入我的梦乡。离开郎溪多年,在高楼林立间,我依然想念它。  
  郎溪,一座物华天宝的江南小城。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0563-7027778 传真:0563-7027778 邮箱:Ahlxco#Qq.Com
地址:建平镇中港西路20-3号(实验小学对面) 邮编:242199
Copyright © 2004-2024 郎溪在线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