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兵马虽未动,广告必先行!
兵马虽未动,广告必先行!
兵马虽未动,广告必先行!

主题: 知名博主遭家暴视频引公愤,这些情感暴力把戏你也要小心!

  • 烟染╰ 素人颜
楼主回复
  • 阅读:8204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27 15:10:35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郎溪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25日下午,知名仿妆博主@宇芽YUYAMIKA在微博更新视频及长文,公开自己遭受前男友家暴的经历。


她在微博中写道,“我被家暴了,过去的半年我仿佛活在噩梦里,关于家暴的这一切,我必须说出来!





宇芽公布的视频显示,8月21日,一男子暴力将其拖拽出电梯。




而视频中的男子,正是宇芽的前男友@沱沱的风魔教。




根据宇芽的描述,双方相识于去年8月初,男方自称是编剧,出过书、画册、影集,自己被其营造的“才华”所吸引。


认识之初,男方表现出“温暖、善良、正直、有担当”等美好品质,并称“自己从来不打女朋友”。




从去年9月在一起,到今年8月末分手,双方谈恋爱的近一年时间内,女方先后遭遇5次家暴,其中第一次家暴发生在双方在一起半年后。


视频开头显示的画面为第四次家暴,而仅一周左右,就发生了第五次。



宇芽在微博中晒出的病历


在第五次家暴中,男方将女方殴打至无法站立,用脚踩女方的脸,并叫嚣“你去告我,你也告不赢,你没有证据”。




除了宇芽,视频中男方第一任前妻阿步和第二任前妻金秋也讲述了自己相同的遭遇。


第一任前妻阿步说,宇芽曾发布的关于家暴的声明让她感同身受,如果自己不说出来,可能会不断有女孩受到伤害。


第二任前妻金秋谈及过往,难掩伤心情绪,称自己有清晰印象的家暴经历大约有5次。




▌当地警方:已展开调查

宇芽遭家暴的视频发布后,有网友通过分析认为,当事人家暴发生地是在重庆江北北滨路某住宅小区。

26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江北发微博称,已对宇芽被家暴一事展开了调查,并表示市、区妇联将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恋爱同居关系中的暴力也是家暴


2016年,我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对家暴的定义是:“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harm inflicted by family members with beatings, restraint or forcible limits on physical liberty, recurring invectives and verbal threats listed as examples)均属家庭暴力。


但是该法则附则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这就是说在中国,恋爱同居关系中的暴力,与婚内暴力相似,隐蔽性高,公权力不易察觉,也是被纳入家庭暴力,均受法律约束。


为什么会一次次忍受家暴?



每当家暴的新闻引发关注,人们在愤怒之余总会询问,为什么受害者会一次次忍受家暴,而不立刻离开这种有毒的关系?


家暴亲历者艾利·欧文斯Ali Owens在《赫芬顿邮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剖析了其中原因。




最让人警醒的,是施暴者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操控(emotional abuse and manipulation),它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这被称作“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或gaslight effect


Gaslighting is a term describing a form of mental abuse in which the victim is manipulated into doubting their own memory, perceptions or sanity.

煤气灯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心理虐待手段,受害者深受其操控,以至于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


科普:煤气灯效应


1944年的经典黑色悬疑片《煤气灯下》Gaslight),首次将“煤气灯效应的概念引入人们的视线。


电影由查尔斯·博耶(Charles Boyer)和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讲述了丈夫为了谋取妻子的财产,千方百计把妻子逼疯的故事。



《煤气灯下》(Gaslight)剧照


剧中,妻子看到了微弱的煤气灯光,丈夫却一直否认,说她看错了。妻子单纯地爱着丈夫,对其深信不疑,久而久之就确信自己真的哪里出了毛病。




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Robin Stern受到电影的启发,结合20年的临床经验,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书——《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




艾利·欧文斯是这样描述这种心理操控手段的:


It starts subtly — imperceptibly. The abuser will slowly begin to whittle away at her self-esteem, suggesting, perhaps, that she has emotional issues or is always overreacting. 

一开始是很微妙的,几乎难以察觉。施虐者慢慢地削弱她的自尊,暗示她有情绪问题,或者总是小题大做


whittle /?w?tl/ :削弱


“你神经过敏”,“是你太敏感了”,“你一定记错了”……如果经常被人这样说,你是不是也会对自己相信的事情产生怀疑呢?


就是这些小事情,慢慢种下了让人迷失自我的种子。


As the years go on, he will take these insecurities that he has deliberately given her and use them against her, manipulating her more and more until she is so mired in his mind games that she has no idea what to believe — or even who she is.

日积月累,他会利用他有意深植于她内心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多地操控她,这时她已深陷这心理游戏中,无法辨别该相信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

And if she ever so much as mentions the possibility of abuse, he will twist everything around until she believes she’s crazy for even thinking such a thing, and that everything is actually her fault.

如果她胆敢提一句,这可能是虐待,他也会曲解一切,让她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竟然会这么想,其实全是她的错。




在这种心理操控下,受害者被虐待时,甚至不是去恨施暴者,而是自我厌恶,觉得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事,才会被惩罚。


When you’ve been made to believe you can’t trust yourself, leaving an abusive situation becomes impossible.

当你变成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你就再无法从一段虐待关系中逃离。


除了这种危害极深的“煤气灯效应”,艾利·欧文斯还分析了其他几种让受害者深陷家暴无法逃离的原因。


? 害怕被旁人指责撒谎,并招来羞辱、评判和憎恶。


许多家暴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于营造完美人设,以至于受害者指责他们时,旁人无法相信其有暴力倾向,甚至转而指责受害者。


People with abusive tendencies are often very, very good at creating a public image that differs tremendously with what happens behind closed doors. In fact, a calculating and manipulative mindset is extremely common in people who abuse their partners.

有暴力倾向的人通常非常善于制造一个完美的公共形象,迥异于回到家后的那个人。实际上,精于算计和操控是虐待伴侣的人极其普遍的特质。


艾利·欧文斯称自己在九年的虐待关系中多次想找人诉说,但却因恐惧而作罢。


I was paralyzed by fear: fear that no one would believe me. Fear that they’d think I was only looking for attention. Fear that they’d call me a fool for sticking around. Fear that they’d label me a liar.

我被恐惧麻痹了:害怕没有人会相信我,害怕他们觉得我只是在博取关注,害怕他们骂我蠢,为什么还要留在他身边,更害怕他们给我贴上骗子的标签。




? 家暴总有一个周期,受害者仿佛困在其中。


作者称家暴者并不总是那么“坏”,他们不家暴的时候甚至对伴侣非常温柔。这也使得受害者无法彻底狠心离去。


It was as though he could sense when I was about to throw in the towel, and he’d suddenly be back to his old, loving self, making it very difficult for me to justify leaving him — especially because I loved him and desperately wanted us to be able to function in a healthy relationship.

他仿佛能感觉到我什么时候就要放弃了,于是立刻变回到以前那个充满爱意的伴侣,让我无法理直气壮地离开他——尤其因为我爱过他,渴望我们能建立健康的关系。




尤其是每次家暴过后,家暴者就立刻变忏悔者,声泪俱下乞求原谅,还信誓旦旦要悔过自新。


This is precisely how abusers wield control over their partners — they dangle the carrot, the promise of change, just out of reach, so that the victim always feels hopeful that the change will actually occur and feels compelled to stick it out.

这正是家暴者操控伴侣的一贯伎俩,他们晃悠着胡萝卜,承诺着改变,却总让你够不着,受害者只能满怀期待对方真的会改变,苦等着柳暗花明的一天。


然而风平浪静的日子过了一阵,暴力和虐待又会再次到来,如此循环往复。


? 害怕报复。


Simply running away from an abusive partner does not always mean the abuse will stop. In many cases, abusers will go so far as to stalk, rape, or even kill those who tried to leave them.

逃离家暴者不一定意味着暴虐就此结束,很多情况下,施暴者会跟踪、强暴,甚至谋杀想要离开他们的人,无所不用其极。


正如人们常说的,家暴,只有零次和一百次的区别


正视家暴的严重性,不要让任何理由变成低估甚至原谅家暴的借口。


编辑:唐晓敏 左卓

来源:赫芬顿邮报


China Daily热词训练营上线啦!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



推 荐 阅 读



英语八级的大熊猫回国了,一定要饲养员喊这句英文才有反应……



两名韩星接连死亡,外媒揭韩国娱乐圈阴暗面丨外媒说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长按关注中国最大的双语资讯公众号↑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